小兔运南瓜 (一年级口语交际课)
教材分析:
《小兔运南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本次训练的内容安排了三幅画。第一幅图是小兔子正在动脑筋想办法,怎样把南瓜运回家,第二幅图空缺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第三幅图是小兔把南瓜运回家,妈妈正在问它:“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
设计理念:
“情境”是口语交际教案设计的第一元素,是打开口语交际大门的“钥匙”,我们要创设合适的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有话可说有人说“情境创设成功了,口语交际课也成功了一半。” 。因此,努力将这节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于一个又一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表达与交流。在交流中,及时引导点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互动中规范语言,丰富想象,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运南瓜回家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能积极参与讨论,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方法进行评论。
3、表述过程中,通过多方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话和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说出小兔运南瓜的办法,知道什么办法好,好在哪里。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胡老师知道你们最爱听故事了,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子,里面住着兔妈妈和小兔子。一天早晨,兔妈妈正要做饭,发现菜快吃完了,就叫小兔到地里去找吃的。小兔高兴极了,蹦蹦跳跳地出了门,一会儿,他就来到了菜地里。呀!小兔眼睛一亮,停住了脚步。想知道小兔到底看到了什么吗?
【抓住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创设情境以故事引入,使学生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唤起学习的欲望,为后面的交际做铺垫】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一)。小兔子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南瓜?(引导学生用“又___ 又___”来说说南瓜)又大又圆的南瓜和小兔比一比,怎么样?
看着比自己还大的南瓜,这时小兔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从小兔的表情切入,体会小兔着急的心情,由此引出问题的所在“如何把南瓜运回家?”)着急的时候,小兔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可以看看图。)
2、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小兔的表情,想想它可能会怎么做,怎么说,把上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自己试说)(小兔来到地里,只见地里结了许多又大又黄的南瓜,小兔真高兴。他挑了一个最大的南瓜,弯下腰想把它搬回家。可是不管小兔怎么用力,南瓜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小兔发愁了,围着南瓜走了一圈又一圈,小手拍着后脑勺,边走边想:怎么把南瓜运回家呢?)
【引导学生从南瓜的特点(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的观察,以及小兔的表情的观察与设身处地的体会,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了解结果,激发探究欲望。
1、小朋友,小兔最终有没有把南瓜运回家呢?看图(图三),仔细观察,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刚才的大南瓜怎样了?
图上还有谁?看看它的表情,想想兔妈妈会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兔妈妈的神情、动作进行大胆的想象。)
2、各自准备。
3、指名交流。(兔妈妈可能有表扬,也有疑惑,及时评价。)
4、把兔妈妈的动作和说的话连起来说说。
小结:是呀,不只是兔妈妈感到奇怪,老师也感到奇怪,小兔是怎样把这么大的南瓜完好无损地运回家的呢?你们能替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想象过程,具体表达。
1、现在就请小朋友开动脑筋,大胆想象。你就是小兔子,你看到这个大南瓜后准备用什么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呢?
【创设“说”的情境及话题,让学生大胆想象,身入其境。】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提出具体要求:把你的方法清楚地说给小组内小朋友听,在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可以互相补充出主意,让各自的方法更合理,最后把你们的方法汇报给全班小朋友听。
(3)全班汇报交流。
师:现在老师就是兔妈妈,小朋友是聪明的小兔,你们已经把南瓜顺利地运回了家。谁先来告诉妈妈你是怎么运回南瓜的?
(师:“孩子,南瓜这么大,你是怎么把它运回来的呀?”生:“妈妈,……”)
生说方法,并让其说说怎么运。如:滚——怎么滚?先竖起来,再像轮子一样滚……
(1、“妈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2、“妈妈”及时地对声音响亮、认真听的学生进行肯定。3、“妈妈”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想想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
四、讨论方法,训练学生的应对能力。
1、讨论
小朋友们替小兔子想的方法真多,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那你认为小兔子用什么方法运南瓜好呢?为什么呢?
(在讨论中,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能说清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以培养学生喜欢讨论、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方法一般有几种:A、把南瓜当轮子滚;(如果路平好走,这个办法好)B、请别人帮忙运或搬、抬回家;(如果有人顺路请人帮忙这个办法好)C、用绳子拴住拖南瓜;D、用木棒橇回家;E、找来车子运回家;(如果路上有障碍这个办法较好)F、请大象用鼻子运南瓜;G、放在小溪中漂流。)
小结:小朋友想好多办法都是很好的,只是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如果正好旁边有人,那么让人帮忙抬是个不错的办法;如果有车经过,那么用车装比较省力气,又快;如果找不到人帮忙,而且路平好走,那么自己动手,把南瓜滚回去就是个好办法了。
【口语交际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利用这个环节训练学生应对能力。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发言方面的优点,也可以用委婉的语气提出建议。】
五、编故事,评一评。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不仅帮小兔想出了很多办法,还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办法,现在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说一说呢?
现在就请每个小朋友在小组里编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要选择一种你们认为好的运南瓜方法,最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故事讲得最好听的小朋友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比赛。
3、开展故事大赛,评选“故事大王”。
(引导学生评一评第一个编故事的情况。可以评语言表达,也可以评神态、动作,说说他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扩展。
喜欢画画的同学选择你认为好的运瓜方法把第二幅画补充完整。
教后反思:
《小兔运南瓜》一课是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课中,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以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说话情境,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自由发表意见,进行适当的争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为他们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以兔妈妈让小兔去找吃的,小兔发现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为怎么运回南瓜而发愁的情境引入说话的重点环节,这样的问题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在想办法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自己思考练说的基础上,小组里再说,最后交流讨论,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之间能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得到提高。
孩子们在情境中,思维还是比较活跃的,他们的办法有:找人帮忙一起抬回家,把南瓜竖起来当车轮滚回家,请大象的长鼻子卷回去,叫一辆车子装回去,用一辆手推车把南瓜推回家,用张网兜住把南瓜拖回去,而且孩子们还能够根据当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较为合理的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尽管有时设想的情况有些幼稚,但也是他们浅显的生活经验的体现,也反映出他们敢想敢说的特点。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当小兔运南瓜的问题解决后,一个完整的故事便诞生了,这时我就带领孩子们进入到童话王国中去,让孩子们来编故事,每个孩子都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让每组推选一位讲故事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讲得有趣生动的小朋友参加“故事大王”比赛,孩子们很乐意编这个有趣的故事。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尤其是在帮小兔想出了很多运南瓜的方法后,在讨论哪种方法比较好的时候,孩子们争论的环节引导得不够高效,一个孩子较概括地说出了自己认为用车子装的办法比较好后,引来了一个孩子的的质疑:路不平的话,南瓜会掉出来的。这本是正常的,但边上的孩子都受了“启发”,挖空心思找理由说车子装不好,有的说车子没油了怎么办?有的说车子开到半路车胎没气了呢?孩子们钻入了牛角尖,都跑开了“你认为哪种办法好?为什么?”这个我设计的问题而去了,场面有点失控,随机调控不够理想,使得讨论没有收到较好的实效,在低年级口语交际中,让孩子们的思维既能充分活跃,又不偏离导向,使说话训练收到实效是我努力的方向。